周恩来在汕头收回教育权消除奴化教育
时间:2016-06-28 17:38:49 点击:次
现在有些家长崇洋媚外,一些教育培训机构还标榜什么和西方教育接轨,殊不知,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帝国主义不仅对我国进行政治控制,经济掠夺,而且进行文化侵略,实行奴化教育。
据1925年的汕头教育调查,外国人在潮汕设立的教会学校就有21所,其中美国14所,英国5所,法国1所,日本1所。这些学校不向中国政府注册,也不许我国教育机构过问,还强迫学生信仰宗教,并不准学生参加任何爱国活动。经过“五.四”爱国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洗礼的汕头民众,对列强利用教会学校作为侵华工具十分不满。决心乘东征胜利与周恩来主政东江这一有利时机,收回各国在汕头设立的教会学校。
1925年12月2日,周恩来在汕头人民要求下,在东征军政治部召开有市政厅教育科、教职员委员会、外交后援会和学生联合会等单位参加的会议,成立“汕头市收回教育权委员会”。周恩来亲自主持会议并讲了话,他着重指出:“这次收回教育权,对教会办的学校学生,是要觉醒他们脱离帝国主义的拘律,走上革命大道,并不对他们有所歧视。要打破帝国主义借文化侵略中国之势力,希望这一工作能得到良好效果,望大家十分注意,十分努力,树全国回收教育权之先声。”会上宣布了《汕头市收回教育委员会组织大纲》。委员会下设总务、调查、文书三个部,分别由共产党人杨嗣震、李春蕃等人负责。
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1925年,征伐“叛军”陈炯明)
1926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结婚周年纪念。在广东汕头
与此同时,周恩来还亲自召集汕头市的淑德女校、童子部小学、福音国民学校、华英中学、贝里书院五个教会学校代表开会。他要求这些学校发宣言,表明对帝国主义的态度。还指出以后学校不能强迫学生听圣经,不可有宗教课程,要请人讲《三民主义》及“新文化运动”。要把学校办成中国式学校,进一步变成革命之学校。并强调无论何校需向汕头市教育部门登记。
汕头淑德女校(中),左边是神学院,右为福音医院。位于现今的外马路-存心水龙局 对面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当时的福音医院)旁。停办于民国26年。
民国9年,汕头淑德女校师生合影1920年
汕头华英中学(汕头一中前身)
随后,汕头市政厅正式发布收回教育权法令。并明确规定:①凡外国人在汕头市设立学校者,需经我国政府当局认可,遵照中国国民政府颁布的各等学校法令规程办理立案注册,并受教育行政机关的检查。②教会学校的校产属我国的,应收回自办,更改校名;校产属外国的应由中国人担任校长,学校设有董事会者,中国人应占董事名额2/3以上。③校园要和教堂隔开,并不得以传布宗教为宗旨。④学校课程需遵照中国政府当局颁定标准,并不得设立宗教科目,不得强要学生读圣经和祈祷。
这一政令振奋了民族精神,得到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热烈拥护。他们集会游行,坚决支持政府严正决策。1926年2月1日,周恩来在招待汕头市各界人士代表的演说词中还指出:“教会学生应参与政治,求其本身之利益,教职员绝不应阻止其社会活动。”3月周恩来主持召开的东江各属行政会议,还专门通过了“实行收回教育权”的提案。经过这场斗争,华英中学收回自办,并改名为南强中学(1927年才改为汕头市立一中)。美国教会学校光中学改由中国人出任校长;法国教会办的若瑟中学行政领导权也被夺回。各教会先后发表声明,表示尊重中国主权,愿照汕头市政厅颁布的教育办法办学。
1926年2月周恩来曾在此地召开 东江各属行政会议
这场收回教育权运动,不是盲目排外,而是一场深入持久的反帝爱国主义运动。1925年12月,邓颖超同志还专门为此撰文指出:“汕头的中国教会及学校,已起来组织收回教育权委员会,有的已与帝国主义教会脱离关系。各地中国教会及学校,你们要赶快继续汕头教会中觉悟的同胞的战线专谋解放。”
1923年汕头教会学校的建筑
潮汕各县借鉴汕头市收回教育权的做法,在进行收回教会所开办的学校时,也搞得有声有色。这个群众性运动直至1927年初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