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通过展陈、演示、比赛、体验等形式,全面展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在此次两年一度的全国性非遗盛事中,潮绣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康惠芳老师等来自潮汕地区的11个非遗项目成为广东非遗项目的代表,在现场一展风采。
博览会现场
在广东馆中以实物形式展出的包括有国家级项目大寮嵌瓷、木雕、抽纱、潮阳剪纸、枫溪瓷烧制技艺、潮绣等。独特的潮汕文化魅力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驻足。
以针为笔,以丝代丹青的潮绣大师——康慧芳现为中国首届刺绣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国家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理事,她与潮绣相爱长达50年,她的多件作品被外交部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馈赠礼品和国家美术馆收藏。
康惠芳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国家传承人
中国首届刺绣艺术大师
联合会文化大使
广东省潮绣工艺美术大师
现为中国首届刺绣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国家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理事康慧芳老师,从15岁就开始接触刺绣了。康惠芳说,学潮绣就是为了讨生活,尽管当时的工资很低,每天只能挣几毛钱,但还得拼命干,否则就填不饱肚子。
康惠芳虽然生不逢时,缺衣少吃,但却受到良好的教育,她的父亲博览群书,通晓古文、精于书法。对国画、文物情有独钟,因为有家学渊源,康惠芳自小受到了良好的诗书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熏陶,对字画及艺术品有了一定的认识与鉴赏力,加上遇到了林琬英这样的潮绣大师。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林琬英不仅在潮绣方面技艺精湛,而且对学徒的教学有独到的方法,跟着林琬英大师学潮绣的大多成了当地最优秀的绣娘。然而,康惠芳在拜师学艺中,又潜心学习、奋发进取,所以她刺的绣品总是能与众不同。
广东省潮州市广济楼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地方都在狠抓阶级斗争,然而在粤东这个省尾国角却在抓生产,促经济发展。这个时候的潮绣发展反而是鼎盛时期,据康惠芳介绍,当时几乎“家家摆绣框,户户有绣娘”。
这个时期也是绣娘人才辈出时,谁绣得好、绣得快,争的工分也就多,还容易令人关注,由于康惠芳往往是争得工分最多的人,所以她当时就有名气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潮州市工艺公司成立了一个“潮绣研究所”,康惠芳考进去成为了所里的一名绣娘,就这样,康惠芳在研究所待了十年。九十年代,经商风气盛行,研究所也随之解散,大家纷纷各奔东西,而康惠芳选择了坚守。
于是,康惠芳开始到乡村里找一些有天赋的孩子进行培养,这些人从十多岁一直跟着她,学习潮绣、研究潮绣,就这么走了二十几年。“我自己出来后,自己培养绣娘,自己走市场,做了二十几年。”她说:“国家还没有给予支持的时候,都是自己坚持下来的,最艰苦的时候,我卖了自己身上唯一的一条金项链。”“这个是要坚守的,没有坚守走不到今天。”康惠芳感慨道。
康老师告诉我们,真正开始创新是在04年国家开始重视之后,那时候潮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能够发明出潮绣的双面垫高绣,得益于康惠芳从苏绣中的双面绣所给到的启发。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案,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双面绣制且针迹点滴不漏,康惠芳觉得,既然苏绣可以绣双面,那么潮绣应该也可以。于是,她便独自一人闭门在家慢慢研究苏州双面绣的特点和针法,再结合上她熟练的潮绣手法,研究出了潮绣的双面绣。
另外,为了绣出的作品更加逼真动人,康惠芳在某些必要的部位(如《金龙鱼》中的鱼鳍)又进行了技法的创新。她将纸卷成细细的铁丝状并用绣线缠绕用做骨架,并在另一个布片上绣出鱼鳍的形状剪下,用做好的骨架支撑。最后,将鱼鳍与鱼身拼接,使得绣作更佳栩栩如生。“因为潮绣本来就是立体的,想要做出更好的效果,就可以这样接上去。”康老师同我们演示道:“我们会准备很多这些的纸卷,想要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缠绕。”
在刺绣中堪称大师的康惠芳,从来没有学习过艺术,甚至只读过七年学。她对于潮绣所有的学习和创新完全是通过几十年的经验一点点累积起来的。
如果想要更加震撼的体会一下潮绣的博大精深,不妨细细研究下康老师的作品《百子图》。图中的每件事物,细节到每个孩童身上的服装图案的绣法都各不相同。不同图案用不同针法,什么样子的图案表达什么意思,这些东西康惠芳已经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的炉火纯青。
潮绣对基本功的要求,使其传承面临着很大的问题。目前康惠芳工作室里的学生年龄集中在三四十岁左右,三十岁以下的基本没有。当我们问到收徒的问题时,康老师回答道:“有美术基础的也许会好一些,这体现在对于配色的把控上,尤其美院的同学在这一点尤其擅长,但是她们的弊端就是动手能力太差,很多学生也吃不了苦,对于潮绣而言,吃不了苦是坚持不下去的。”
《龙腾盛世》
即便坚守得如此艰难,康惠芳和她的工作室依然在不断的前进着。而刺绣以来最另康老师感动的一件事情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赠品——《金色骑楼》了。当时上面要求康老师在三天之内给出答复,能否在几个月内做出三百福。“我当时觉得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世博会嘛,对潮绣肯定有很大的宣传作用,而只要对潮绣的传承有帮助的我们都要进最大努力去做!”谈到这个,康老师依然很激动。最后在康惠芳的设计下,在工作室全体绣娘加班检点的工作中,终于完成了这个任务,也成为了目前最令康惠芳骄傲的事之一。
像康惠芳这样老一辈的潮绣艺人最希望的就是这项古老的艺术能够得到传承,老一辈艺人的坚守与创新也使得潮绣能够得以薪火相传。“这次的十姐妹刺绣展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十姐妹一定要仅仅的团结在一起,才能够相互扶持,让中国的刺绣更好的走下去,让更多的人明白手工艺的价值所在!”康惠芳坚定得说道。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多人的重视,相信潮绣这块艺术瑰宝一定会焕发出新生的光芒。
《玉堂含香》
2014年11月16日,潮绣大师康惠芳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双面潮绣《金龙鱼》、头发刺绣《梅兰竹菊屏风》和两套手工极其精致且年代久远的新娘裙褂,登上了河北卫视一档名为《我为艺术狂》栏目,讲述了一段50年的潮绣情缘。最终《金龙鱼》和潮绣裙褂艺术品以80万高价在节目中被拍卖。
《金龙鱼》
康惠芳在节目中介绍到:因为光学纫针捻线就要将近8个月的时间,所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大多数年轻人都耐不住寂寞,所以并没有年轻一代的新学徒。不过通过康惠芳大师的努力,她最终把潮绣工艺带到了世界的舞台,希望将这门传统的艺术发扬光大。
康惠芳一生钻研潮绣刺绣针法,擅长潮绣传统针法和技法的结合运用,承前启后,在原来潮绣技法的基础上创新双面垫高刺绣技法,成功研究并绣制了前所未有的立体双面垫高绣法,填补了潮绣技法针法的空白,开创潮绣双面垫高绣法的先河,使传统潮绣艺术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多件作品被外交部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馈赠礼品和国家美术馆收藏:
2004年垫绣《腾龙》由江泽民总书记选送联合国安南秘书长;
2005年垫绣《下山虎》由胡锦涛总书记选送加拿大马丁总理;
2005年垫绣《金牡丹》由吴仪副总理选送俄罗斯总理;
2006年双面绣《丹凤朝阳》由外交部选送英国首相;
2008年双面绣《金龙鱼》由广东省潮州市委、市政府赠送李嘉诚先生;
2008年垫绣《金牡丹》由广东省潮州市委、市政府赠送何厚铧先生;
2008年大型双面绣作品《龙腾盛世》被国家美术馆收藏。
同时多年来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各种奖项。其中:
1982年参与绣制的《九龙屏风》获全国工艺精品“百花奖”金杯奖;
2005年绣制《金手帕》获第三届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2005年双面绣《丹凤朝阳》获第三届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2006年双面绣《五福临门》获第三届全国“金凤凰”原创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2006年双面绣《金龙鱼》获第二届国际(深圳)文博会金奖;
2008年双面绣《龙腾盛世》获第四届国际(深圳)文博会特别金奖;
2009年垫绣《梅兰菊竹》获中国文化遗产“锦绣中华”织绣精品大展金奖;
2008年中央7台《乡土》栏目专题报道康惠芳为胡锦涛总书记出访加拿大制作潮绣《下山虎》礼品的过程。
近日,中央电视台CCTV发现之旅频道大国人文栏目也对她进行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