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总裁说“这片鱼塘被我承包了”,两百年前承包了汕头海关的邓姓人笑了...
时间:2018-07-24 09:24:52 点击:次
电视剧里,高富帅大喊“这片鱼塘被我承包了”显示自己霸道总裁的气场,这话要是被两百多年前承包了潮州海关(汕头海关前身)的邓珍听到恐怕是要笑掉大牙了。乾隆年间,迁移入潮的邓氏买断了潮州海关葫芦市口的关务承包权,直到中国的海关大权落入英国人手里,邓珍的后代也仍没有被辞退,这位邓老先生可算为后代子孙谋到了一份好职业。据老一辈的市民回忆,解放前在潮汕海关里干活的有不少邓姓人,而且好像是世代相传,近乎世袭性质。
在中国,有皇室血统的姓氏有30个,“邓”就是其中之一。邓姓的主源出于商周时期的邓国。商代中期,商高宗武丁封其叔父(一作季父)于邓(今河南邓州市),建立侯爵邓国,赐姓曼。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异姓诸侯国中势力较为强大的一个。至春秋时期邓国南邻荆楚,受到强大的楚国的压制。公元前678年,邓国传至邓侯祁,被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姓邓。
邓姓还有其他来源:相传黄帝时期就有将军邓伯温,这是史书所载最早的邓姓人物,惜其后裔无世系可考;李姓有改为邓姓的。北宋初年,南唐后主李煜的第八子李从镒,曾被封为邓王。南唐为赵宋所灭后,宋太宗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招捕南唐宗室,后李从镒被捕,其子李天和死里逃生,为避人耳目,以父亲的封号为姓,即邓姓。
说到潮汕的邓氏,大多数迁自宁化石壁乡。他们先迁居梅县,而后再下潮州。其中一支迁潮经过是这样的:南宋末年,居住石壁乡的邓志斋任广东提举,再迁广东宣慰使,任满之后,打算坐船回朝复命,不料途中遇海盗,连文牒也被抢走了。邓志斋孤身一人,怕朝廷怪罪。当时元兵已大举入侵,邓志斋眼看南宋小朝廷江山将不保,就横下一条心不回朝复命,扮作道士模样,由海口入韩江,当时他还没有就近在潮州立足的念头,只是打算经水路进入梅县地区,然后回到兴化石壁家中。
船由韩江溯流而上,来到程乡县(今之梅县)松口,见此处山明水秀,心想:“此处山水秀丽,土地肥沃,定居此处,日后子孙定能兴旺发达。”就干脆连石壁也不回了,于梅县松口择地安居。邓志斋生有九个儿子,后代子孙繁衍,蔚成大族,散居梅县、兴宁、五华等地,成为有名的客家邓氏。
客家邓氏后来不少从事经商和家庭铸造业,而且世代相传,成为行家里手,专门铸造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具。兴宁的铸造业历来发达,应该说客家邓氏为此作过贡献。
移居潮汕的邓氏人口不多,但很有特点:其一是其先祖曾为官府铸造过潮州湘子桥的镇水鉎牛,其二就是曾为潮州海关(汕头海关前身)的承包人。
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潮汕邓氏当年“承包”了潮汕海关,而且承包期也不短,大概有百年以上。这种说法在旧中国却是存在的。上等的如官当、官盐的买卖权,下等的如驿站里的差役(不是由朝廷任命的驿承)、皇帝陵墓的看守人等等,还有如老作家汪增祺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讲到的北京城内国子监听差,这些下等职业都是世袭的。先向朝廷交纳一定数额的银子,这只“铁饭碗”就捧定了,变成世袭的了。世袭职业不单可以父死子替,还可以典当抵押和买卖。其实潮汕邓氏的这个职业也是从别人手头买断的。当然,首先是因为清朝时代的海关职员,并不如现在这样吃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油水,依然是“贱业”,才允许典来当去。
邓志斋传至第十五代为邓珍,已是清代乾隆年间,朝廷海禁稍松,开始允许潮人对外从事贸易,并在庵埠等地设立关口进行收税。邓珍由客区下韩江来澄海经商,在莲阳潮港结识了一位姓林的朋友,这位林姓朋友是位富商,从事航海贸易,同时也向官府承包了设在葫芦市海关口税收关务。他因本身生意繁忙,顾不过来,就委托邓珍代理,邓珍有了一份固定职业,就在澄海莲阳定居下来,并娶了当地一位姓黄富家女子为妻。这位黄氏女不单贤惠,而且工于心计,她预见海关这个缺份将来一定大有发展前途,就拿出所有陪嫁资财,让丈夫干脆把潮州海关葫芦市口的关务承包权整个买断。
当时承办海关关务并不是太令人注目的美差,尤其是葫芦市口业务也不甚好,再加上林姓朋友无暇顾及,很快就成交了。邓珍听从妻言承包葫芦市口关务之后,在初始阶段,因“葫芦市时仍苦瘠,损益相抵”,确实无甚油水可捞。后来关口移至庵埠,才“取息稍丰”(族谱原话)。
潮海关旧址,现为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
再后来其好处大家都知道了,汕头被辟为通商口岸,潮汕的海关业务也日益繁忙起来。据说,邓珍生有三子,子孙繁衍,散居于潮安庵埠和澄海隆都、莲阳、东里、汕头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