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
当前位置 : 首页 >地方人文 > 地方文化 > 正文

唯美不过,惠来靖海重现“天空之镜”!

时间:2018-11-06 14:53:18       点击:
更多

  小伙伴们,秋高气爽有木有很开心!不去逛逛,可对不起这好天气。小编马上给大家安利藏于惠来靖海的“天空之镜”——后表盐场。近年来,随着市场对海盐需求的增加后表盐田复产了,作者方义生(系“揭阳发布”特约摄影师)在该盐场恢复试产后进行采风。快跟着镜头一起来欣赏美轮美奂的“天空之境”吧~

  

  小时候在老家就知道有个后表盐场,规模不小。那时感觉离靖海城很远很远,从来都没有想过去看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上出现的大部分是从外地来的袋装盐,什么加碘、加钠或者加什么高科技的盐产品,海盐好象很少看到,且老家这个地方镇办企业大部分倒闭,我认为后表盐场应该没有了。然而,前几天有一位老同志发了几张后表盐场的相片,一问才知道后表盐场还在,又在恢复试产。

  

  

  老家的盐场又在生产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一想到晒盐,脑海里马上浮现出“天空之镜”的美景。

  

  

  看好天气,清早五点来钟从县城出发,大约四十分钟的路程,终于在日出时到达靖海后表盐场。下车一看,成片的盐田错落有致,排列有序。与盐场相隔不到百米的大海处,有怪石嶙峋,惊涛拍岸的壮观,也有海天浩渺,碧海银沙之绚丽。

  

  

  

  到海边时,太阳还未出来,朝霞笼罩着海面,海边人叫“变七色”,如果早上有这七色之光出现,今天就一定是好天气。我们刚好碰上这样的好天气,可谓是老翁喜晴色,盐场候晨曦。看那霞光,红的、黄的、紫的、映在海天处,如梦似幻。

  

  

  

  七十年代,当时惠来县有好几个叫得特别厉害的“万字”级的大型建设项目,比如“万亩甘蔗”、“万亩盐场”、“万亩果林”等项目的投建。后表盐场就是当时这个时代的产物,它建于1975年,占地面积1250公亩(1公亩=0.57亩)。盐场建成后也曾经有一阶段的辉煌,盐工五十多人,知青十多人。随着老盐工一批批退休转行,一批批知青回城,外地盐产品的不断进入,来不及转型升级的后表盐场慢慢的退出历史舞台,再也很少有人提及。

  

  

  

  时光老人时常跟人家开玩笑,你说时光一去不复还,但我们生活中却常常让时光倒流。当人们发现使用这些含太多有用元素的、科技感十足的盐在腌制潮汕咸菜、腌制鱼类产品的保质期远远比不上我们当地原产的海盐时,人们便开始在寻找当地的传统产品,今年初,后表盐场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利用后表海域海水没有污染的优势,按传统的海盐生产工序,经科学的布局开始产出高质量的海盐产品。

  

  

  这盐场有一代代盐工付出的汗水,也有当时知青的足迹。重新起步后的表盐场,其传统的生产方式注定其产能相对较低。如何利用该地的有利资源,综合开发是该盐场应该考虑的问题。

  

  

  

  从七十年代一直到现在对后表盐场不离不弃的老盐工、技术员老史,为他点赞!

  

  来源:惠来影像、揭阳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