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
当前位置 : 首页 >地方人文 > 地方文化 > 正文

@潮汕人:除了宰相肚里,还有哪里“可撑船”?

时间:2018-11-20 15:52:09       点击:
更多

  我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豁达大度。而老一辈的汕头人或许知道,另一则潮汕民谚也与“撑船”有关,那就是——“乾太厝内可撑船”。

  乾太厝内曾闻名汕头埠。这座大到“可撑船”的厝宅坐落在何处,究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关于乾太厝内,潮汕地方文献少有记载,却在《泉州人名录》有一段描述:乾太厝内的主人叫林朝阳(1810—1862),安溪县新康里罗岩乡(今虎邱镇罗岩村)人,早年在汕头开茶庄,店名叫“林乾太”,并创建福安街,取福建安溪之意。

  道光年间,林朝阳一夜之间被一董姓钱庄以倒闭形式侵吞纹银十万两,虽上诉但不获受理,反被董姓讥讽道:“若索取这些纹银,当待你任潮州父母官。”因此,林朝阳发愤决定弃商入仕,志在报失银之恨。经钦差大臣林则徐荐举,林朝阳先至四川押运铜锭,表现出色;后到潮州任职,任潮粮分府钦加潮州府同知衔、前山军民府特授潮州粮捕、潮州水利分府兼海关税务随带加三级,潮汕一带和安溪故里民众称之为“林三府”(清朝时候,庵埠设有一个潮州通判署,俗称“三府”,庵埠有民间传说“大灯笼钩”戏“三府”)。

  

  林则徐

  就在林朝阳任潮粮分府钦加潮州同知衔时,董钱庄再度与人发生纠葛诉讼,而直接受理此案的正是林朝阳。林朝阳丝毫不计前嫌,秉公办案,判处董氏胜诉,时人竞相赞誉。董钱庄亦深感愧疚,遂将之前所吞没的纹银归还原主。

  林朝阳在潮州任职时,正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沿海一带常有小股英军骚扰,更有走私鸦片的不法奸商频繁出没。有司勒令林朝阳领前山军民府职前往绥靖,林朝阳虽为文官领武职,但竭力勤政,外抗敌军侵扰,内治不法奸商,有效地维持了潮汕一带沿海的平静与社会治安。咸丰十年,清廷特钦赐“绩著韩江”匾以彰其绩。

  

  林朝阳于同治元年病卒于任上。清廷为嘉其一生功绩,又特钦赐“克襄王事”匾。而今,“绩著韩江”、“克襄王事”二匾尚存安溪故里。林朝阳最初在此地建大夫第。其去世后直到清光绪十八年,才继续扩建。地基建筑面积3562平方米,共66幢。从1903年的汕头地图上看,乾太厝内东部有行台道台,1906年的地图则标为“惠潮嘉兵备道行台,镇守使公署,洋务局”。到了后来,乾太厝内的东部建成大公园。从1923年的汕头地图上看,公园北面还有军衙。

  到了20世纪20至30年代,这里建成商住楼,至今依然保留旧公园左巷,旧公园右巷等地名。现乾太厝内东面的同平路还有一道台伯公宫。

  

  民间传说,林朝阳在洄澜新溪征地等事情上与晚清大吏方耀结怨,又涉案包揽鸦片烟税。方耀指使死囚供认所干的坏事都是林乾太唆使的,最终导致林家破落,变卖家产。传说总归是传说,但并非空穴来风。

  历史文化学者詹荣城曾经考证,当时林朝阳利用任福建布政使的义父官场之便,向广东藩司领取几千亩海坦的执照(今福安街以北一带),并建造了一批房屋。后来,方耀以根治韩江水患为由,没收了“阻塞水道”的辛廷壁、乾太两家填地,并对已建房屋限令拆除。林朝阳因其义父与广东布政使女婿于式梅的关系,侥幸保住了今福安街左边的一小部分产业,方耀没收辛、林两家填地之后,并没有开挖河道,而是将其拨给金山书院和同济善堂(另一说是同济学校)。由此可见,林朝阳当时在与方耀的明争暗斗中吃亏不少。

  

  在林朝阳的故里还有一个传说,当年林朝阳为了躲避仇家追杀,不得不装死,他预先安排了一个特殊的棺材,棺材板下有孔,可透气,里面也有水壶。他就这样被装在棺材里,一直运往安溪,躲过一劫。

  文/丁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