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
当前位置 : 首页 >地方人文 > 地方文化 > 正文

“广州第一码头”在哪?没几百年历史都不敢称“第一”

时间:2019-03-22 15:25:45       点击:
更多

  天字码头是广州目前

  使用时间最长的珠江轮渡码头,

  至今已有270余年的历史。

  

  但你可能想不到,

  最初的天字码头,竟是由

  一个破产渔民修建的!

  有段古

  相传,在明代成化年间,粤东大埔县三河坝旧寨村有水上青年李寿相,身强力壮,善水性。恰遇连年大旱,水贼横行,贼人将李寿相一家赖以为生的那只渔船抢去。为求生存,他就带同老婆并一对仔女,走难来广州,在珠江河边拾烂木、草席搭茅棚为家,自己做货船船工,妻儿帮沿岸船只上落货,赚取微薄收入。

  一年中秋节傍晚,李寿相正在船头撑篙,偶见江上漂来一位溺水者,便恳求船主相救。但船主唯恐救上的是死人,大大不吉利,不让李寿相落水。溺水者漂近,李寿相眼见水中人尚能挣扎,再拖延半刻,恐怕无命,便毅然跃入水中,将他救起,背回家中抢救,终归救醒。

  原来,此人乃西关一陈氏富商的公子,游河期间不慎落水。为求报答,陈家以白银1200两相赠。自此,李寿相有了本钱,自购船只做货物运输,后来发展成坐拥廿多只船的船队,富甲一方。眼见省城珠江岸没有一个专供装卸的大码头,于是独资在城南江上沙洲兴建码头。

  因其为第一个成规模的大型码头,故取《千字文》中“天地玄黄”的首字“天”来命名。至于这个沙洲,就是传说中的太平沙了。

  

  随着江岸淤积,

  太平沙岛南岸逐渐往南推移,

  李寿相原修的码头已不在江岸,

  失去了功用。

  据乾隆《广州府志》记载,雍正七年(1729年),布政使王士俊在天字码头建日近亭,供接官之用,官员卸任离广州时,也在此亭恭请圣安,然后才下船启航赶路,之后这码头只供官员使用,民船不得在此停泊。

  也就是说,后来的官方码头和原底的天字码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码头,只是名字沿用从前罢了。

  清廷亦没有从李家手中购得码头,更谈不上官霸私产。而今天的炮房巷、接官亭巷就是因应这个新码头的产物。

  然而,码头的变迁仍然继续,

  随着珠江北岸的逐渐向南推移,

  天字码头亦不断向南迁建。

  雍正时的码头,在今北京路与接官亭巷名相交处附近。

  咸丰年间,码头已经迁到如今北京路跟八旗二马路相交处北侧。

  清末,已迁到现在沿江中路的路面上,到民国前期,码头已迁到接近今天天字码头的位置。

  1949年后,天字码头由民国的木结构改建为水泥台,上世纪60年代初扩建成钢混结构。

  再经历1980年、1995年、1998年几次的改建、重修,就成为了如今的样子。

  

  古码头,历史的见证者

  广州到了今天,很多古码头已不复存在,唯独这座古码头仍屹立在珠江河畔,当它巍巍屹立江头近三百年,它就不仅仅是一座码头了,因为岁月的风霜在它身上留下太多的历史痕迹和文化印记,值得后人细读、深思、缅怀。

  

  历史上在天字码头进进出出的

  达官贵人、风流人物更是难以尽数......

  1839年

  林则徐就是在这天字码头登岸广州,开始查禁鸦片,同样是从这里从上船赴虎门销烟。

  1859年

  两广总督叶名琛就是在这里被俘获他的英军押上小船,又辗转押往印度加尔各答。

  1912年

  也是在这里,广州群众怀着复杂难言的心情纷纷涌来迎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返回广东。

  

  到如今,“天字码头”四个字

  不仅仅是一座码头的名字,

  更是成为一种情结。

  中山大学教授康保成认为,按照目前的界定,天字码头不能算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促使我们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中只有十个类别的局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延应该拓宽”,康保成说,“天字码头集中反映出来的‘集体记忆’其实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城市的市民来说,这种情感是很珍贵的。”

  康保成表示:“应该修改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外延应该把这部分加进去,就是‘集体记忆’‘集体情结’等。”

  来源: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声明:相关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属来源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