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
当前位置 : 首页 >地方人文 > 地方文化 > 正文

揭阳古八景之一的钓鳌仙迹又流传着什么传说?

时间:2022-11-01 15:11:04       点击:
更多
古时的榕城,水系发达,沟渠纵横,城区外部被南北两河环绕,勾勒成葫芦形状浮于水上,因有“浮水葫芦”美称。钓鳌桥作为“葫芦口”上的一座桥梁,在老榕城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座以东西走向,横跨于南北河首个交汇处吊桥溪之上的古老大桥,静静守护着水城的西大门,连接着老城和新区,也连通着揭阳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微信截图_20221101150545.jpg

钓鳌桥是揭阳古八景之一——钓鳌仙迹。有关此桥的得名,出自“仙人钓鳌”的传说。相传唐代桥下有金壳鳌,兴风作浪,舟为之覆。“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成仙后,“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后,云游至此,大显神威,取箫管变成垂钓,将天上弯弯的月亮与彩虹化为丝线挂银钩,钓起金壳鳌。此后桥下风平浪静,鳌患既除,河晏水清。
除了钓鳌桥这一名字,这座桥梁的另外两个名字也值得一提:一是钓桥,传说吊桥溪水猛,鱼中多鱼鲜,钓鱼者常在桥上垂钓,因而有钓桥之名;二是吊桥,据资料记载,揭阳县治后钓桥改建为五孔石桥,明初石桥被水冲毁后,改建为可伸可合的木桥便于桥下舟行,故也称为吊桥。吊桥,也是今人提起较为熟知的名字。
至于当年为什么会采用吊桥这种建筑形式,也流传着一个传说,很久之前,揭阳县城西门外的一条河流水流湍急、河面狭窄,这给城西外的乡民出行造成不便,大家计划在此造桥,但因此处水流湍急、南北二河水位高低较大而无法动工。有一天,一名行僧来到此处,起初他还被河水阻隔,不一会儿,人们便见他站在河的对岸。只见他手持两个桶箍,其中一个桶箍往地上一掼,断去将近一半,然后他用手挟住两个桶箍,成圈的在上,半圈的在下,当人们打算细看时,这位行僧已消失不见了。有一围观者认为:“两个桶箍连起来就是一个‘吕’字,僧人应该是吕洞宾,那半个桶箍连起来加上手腕在下面,这便为‘吊’字。这是让我们造吊桥啊。”后来,人们造成了吊桥,为纪念吕洞宾对造桥的启示。
微信截图_20221101150555.jpg
在历史的长河里,钓鳌桥的存在之所以意义非凡,还在于它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我们所见的吊桥是一座窄旧木桥,桥上遍布着缝隙。吊桥溪水急,但桥梁又是行人往来城内城外的纽带,因而走动的人颇多,每次来往都得小心翼翼。随着时代发展,为满足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交通需求,钓鳌桥经过好几次改造,完成了从木板桥—钢铁桥—钢筋混凝土桥的蜕变,有了如今的面貌。现在这座桥长20米、宽24米的四车道桥梁,是揭阳市区的交通要道。榕城水系发达,古往今来河网四布水路畅通,桥梁发挥重要作用,榕城有很多这样的古桥,它们是深厚地域文化的承载,更是历史变迁的见证。

来源:潮汕许珍时、汕头快乐123、缤纷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