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广东最严重的的地震,这座“破”塔成寥若晨星的地震遗址
时间:2022-11-08 16:26:53 点击:次
潮州城区往南十来公里,韩江下游江东镇的鲤鱼山上,有一座“破”塔屹立在江滨。这段江水自古激流奔腾,对岸就是磷溪急水村,民间称其为急水塔,它的本名叫“三元塔”。
韩江从广济桥流过后经凤凰洲便分汊为东、西两大支流,东溪南下20里,两岸猫头山,鲤鱼山对峙,险峡天成,江面骤窄,水急浪涌,故这一江段,俗称急水,容易崩堤。
东岸的急水村,地面高是7米多,要比西岸的圆山村高出2米,一遇洪水暴发,西岸堤段容易出险情。急水埠又是古时东南部的交通要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发港之一。由于江面在此陡生丈余落差,若遇涨潮,更是湍流奔涌,水雾氤氲。商旅至此常有祸事,拖累无数船家葬身鱼腹。
三元塔的修建,一作镇煞止水之用,二有引航之便,三来还有聚气昌文之效。建塔,也将堤基拓宽压实无疑大大提高堤围的防汛能力。自万历三十三年 (1605)到万历三十五年(1607),耗时三年,修成这七级浮屠。
1870 年(清同治九年)的晚秋,一个名叫约翰·汤姆逊的英国摄影师云游中国进入潮州后拍摄下的第一张照片,它就是三元塔!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上第一张潮州照片。
△ 历史上第一张潮州照片
1875年在法国出版的《世界各地》上半年刊,刊中画家根据汤姆逊拍摄的三元塔制作的铜版画,这或许是潮州最早出现在国外刊物的景物。这个如今似乎被人们遗忘的破败的古塔,在那个时候,成了西方人认识中国的一扇窗。
现在七层的古塔现在已经剩下了五层半。塔顶原来那座装饰用的小塔现已不见了。六层位置也倒塌近半,看似摇摇欲坠。为何古塔上部会受到如此严重的破坏呢?事情还需从一百零一年前的那场潮汕大地震说起。1918年2月13日下午的2时07分,,当潮汕人民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气氛之中时,南澳岛东北约10千米的海底突发大地震,震级达到了7.3级。这次地震不但摧毁了南澳的旧县城深澳,附近县市多受严重破坏,几乎整个华南也都感受到震动,有感范围包括广东、福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以至广西,苏州、广州等省市皆受到破坏。这是有历史记载以来广东最严重的一次地震。那场地震将三元塔六层以上塔身直接震塌,第六层内室亦崩去一角。被震崩的破畔厝墙体青砖毕露。顶部一块刻有“玉兔挂树”的石板摇摇欲坠,而通往顶层石阶仅半米宽且暴露在外,风吹欲倒。据称当时砖石落入江中,水花溅起数十米高。幸而塔基稳固,塔身直立,至今仍然屹立于鲤鱼山头。时至今日,三元塔成了寥若晨星的潮汕大地震遗址。从塔下石阶仰望急水塔,飞檐上长满树枝。塔门早已不见。塔门对联是林熙春亲手所题的“霞光插汉三千界,砥柱当潮九万程”,横批为:“三元塔”。字里行间大气恢弘,迎着猎猎江风,自有镇守一番水土的正气。遥想当年,浩瀚如海的江面上,这根七级浮屠独立于鲤鱼山上,直插星汉,砥挡韩水,有如定海神针般气势磅礴。落日余晖,映照着急水古渡。如今急水不急,不再现曾经的汹涌咆哮。唯剩下残塔仍屹立于亘古的鲤鱼山上,历经四百多年风雨。
来源:长光里、汕头快乐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