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
当前位置 : 首页 >地方人文 > 地方文化 > 正文

蒋家二公子爱拉的黄包车,在汕头留下了什么影像

时间:2023-01-12 15:33:52       点击:
更多

微信截图_20230112151657.jpg

你坐在黄包车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对面看你

百年的繁华入了你的眼帘

你却闯进了别人的心田

 

东洋车子布油篷,不设前帘爱晓风。

外马路通内马路,与郎一面太匆匆。


这是广东著名学者温丹铭写的《汕头竹枝词》的其中之一,诗中描写的是当年黄包车在汕头穿街过路的情景,隐隐表达的这种感觉就像王菲的一首歌《传奇》: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

而在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里,北京的黄包车不像上海那样经常走下来风情万种的女郎,也不像汕头的黄包车“欲抱琵琶半遮面””般的浪漫主义情怀。对于书中的祥子而言,他生活的全部理想——买一辆洋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为此,他忍辱负重、历尽艰辛、饱尝委屈,在当时的年代,这是一个底层卑微劳动者最热切真挚的渴望,然来就像一句流行语“我待生活如初恋 生活虐我千百遍”,被现实无情伤害的祥子最终还是堕落了,这是祥子的人生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哀。


微信截图_20230112151647.jpg

这两个描写黄包车的角度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从乘坐者角度出发,看到的都是风景,而车夫看到的都是赤裸裸的生活。黄包车,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匆匆而来的黄包车给城市增添了几分世俗的风貌,坐车的是社会的中上层,他们坐上车,去上班或去赶赴一场约会。车夫在意的是客人到达目的地后给的那几个铜板,他们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或嘘嘘叨叨生活的不易,以期望客人再多给点小费贴补家用。黄包车,在那个时代,是他们生活和希望的全部所在。


黄包车 你从哪里来



黄包车又叫东洋车,清光绪年间从日本引入中国,主要是靠人力拉动的车子,故又名人力车。后又因车身涂黄漆,所以也叫黄包车。
汕头埠最早的黄包车出现在1901年,当年下半年,汕头海关及怡和洋行、太古洋行、汇丰银行等从香港购进6辆人力车,每辆时价银元150多元,并雇车夫,作为代步的工具。此后,美孚、亚细亚、德士古等各洋行,各机关部门和商行,也先后从香港、上海购进黄包车并雇人为车夫以代步,那个时代,拥有一辆私人汽车并雇用一个司机就意味着是最富有的,能够包一辆黄包车还配上一名车夫,就是许多商行和中上阶层家庭奢侈的享受了。一般家庭雇用公共人力车夫通常是为一些特定的目的,诸如接送孩子上学、购物等一些有固定时间的短程出车。汕头埠黄包车日见增多,至清末已有60多辆。


微信截图_20230112151637.jpg


微信截图_20230112151623.jpg

    

进入民国之后,汕头埠开始有商人将黄包车出租给工人上路营业。1918年,汕头的黄包车发展到200多辆。1919年,泰国华侨陈永祥在汕头崎碌康乐(即现在新兴路、外马路段)开办永祥人力车公司,向政府承标纳饷人力车捐,限定出租人力车300辆,每年缴纳承标饷款银元1800多元。出租黄包车每辆每天租金4毫,至1920年车租提升为每天4.5毫,并且还准备提升为5毫,因遭到黄包车工友的反对而未提升。


微信截图_20230112151611.jpg



微信截图_20230112151600.jpg



微信截图_20230112151548.jpg


黄包车夫拉车很辛苦,不管严寒酷暑,脚上穿单鞋,头戴草帽,脖子上一条毛巾,夏天擦汗,冬天当围巾,但是也有人偏偏喜欢当车夫拉黄包车,这就是蒋介石的二公子蒋纬国。



少爷车夫蒋纬国



     

上个世纪20年代末,蒋介石的二公子蒋纬国跟随养母姚冶诚来到了苏州。蒋纬国在苏州求学期间,为了路上的安全,也为了不让他在外面过分地贪玩,姚冶诚专门雇用了一辆黄包车每天接送蒋纬国。这下淘气的蒋纬国又别出心裁地不安宁了,他虽然回来得早了,但一到家后即与同学拉着黄包车往街上跑,他们替换拉、轮流坐,冲冲撞撞,好在那时狭小的马路里,行人稀少,车辆也少,容得了他们四处“横行”。周围的邻居看惯了也不当一件新鲜奇事,可有时看到蒋纬国在拉黄包车倒是感到好奇了,谁都要注目看上一番,有时还要夸赞几句。原来,黄包车夫每天拉着蒋纬国上学和接他回家路上,有时蒋纬国看到黄包车夫拉得累了,他就叫黄包车夫坐在车上,由他来拉上一段。一次,黄包车夫身体不适,蒋纬国见状竟将黄包车夫拉到了家中。


微信截图_20230112151532.jpg



微信截图_20230112151519.jpg



蒋纬国一次一次的拉车,沿途的市民看到这一情景,“少爷车夫”的雅号也就传开了。有一次,黄包车夫在送蒋纬国的上学路上,不慎撞了一位老太,把她篮头里的点心碰翻了。蒋纬国见状立即从车上跳了下来,急着询问老太是否撞伤,连连向她赔礼道歉,他还随手拿出了两块大洋给了老太,叫她去另买点心。在离开老太时,他对其说:“如果回去后发了伤痛,就到木杏桥蔡贞坊来。”沿途的市民熟悉蒋纬国的养母姚冶诚,知道她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们在蒋纬国走后,就给这位老太出主意说:“你就到蒋公馆去找他的娘,在众人的“怂恿”下,那位老太果真在下午就去了蔡贞坊蒋家。姚冶诚一听是被撞了的老太来了,就请他进屋内入坐,热情地接待她。在了解了被撞的情况后,一再对老太说:“对不起。”说着当即拿出了20块大洋送给了老太,要她回去补补身体,这在当时也传为一段佳话。


黄包车哪儿去了



1949年9月,汕头解放,当时全市共有760辆黄车和1200多名工人。1950至1951年,汕头总工会失业工人救济处拨给困难补助白米2万多斤分发给工人,又于1951年先后两批安排400多名工人转入搬运公司各个作业区为搬运工人,保送青年工人转入政府行政部分工作。1952年,潮汕全面土改。为了善后安置黄包车工人的生活,政府先后动员500多名黄包车工人转业回乡,并按家庭人口发给转业补助费。留下来的220多名黄包车工人的生活也进一步得到改善,安定下来。


微信截图_20230112151504.jpg



微信截图_20230112151447.jpg



1954年,汕头市搬运公司将6辆三轮车维修后试业,受到旅客的欢迎,大大鼓舞了大家发展三轮车的信心,大家还是习惯叫它“黄包车”。至1955年,三轮车发展到50多辆,二轮的黄包车逐步淘汰。1957年,汕头市三轮车已增加至147辆。同年底,汕头的最后一辆黄包车正式告别营运。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动三轮车越来越多,车主交通意识差,也给城市带来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市政府下定决心禁行电动三轮“黄包车”,如今市面上已看不到电动三轮的踪影了。

曾几何时,晚饭过后,招呼一辆人力黄包车,听着车夫絮叨,慢慢悠悠在海滨路,凉爽的晚风夹杂着大海特有的咸腥习习而来,看着这座城市的夜色慢慢沉下来,心中宁静而惬意。


微信截图_20230112151103.jpg

1940年代,在伪汕头市善后委员会门口候客的黄包车,陈传忠藏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在马路上穿行,健康、环保的生活两年让骑行者不止有年轻人,更有老年人,他们神情自若,面露喜色。在今天,骑自行车早已不是“没钱”的标志,一辆好的自行车价格堪比一辆电动摩托车,反而成了“健康”“时髦”的标志。


微信截图_20230112151052.jpg

城市的公共交通因为这些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而多姿多彩,越来越多人放弃了短途的驾车,选择了共享单车,在便捷出行的同时,穿梭于城市之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去发现那些曾经开车忽视了生活中的细节和柔软,何尝不是另一种享受呢!

从黄包车到共享单车,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对更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龙琼,参考资料:《汕头踪影》陈嘉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