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
当前位置 : 首页 >地方人文 > 地方文化 > 正文

丰富的汕头“海丝”文化构成

时间:2023-03-14 15:24:30       点击:
更多

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中国“海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有其内部构成。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汕头“海丝”文化是潮汕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海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也有其内部构成。

汕头“海丝”文化发育早,发展相对充分,成果累累,内容丰富。“南澳Ⅰ号”、红头船、侨批、樟林港、汕头埠等等,都是汕头“海丝”文化的主要表现及其代表。综观汕头“海丝”文化,其构成主要包括海洋文化、港口文化、商贸文化、华侨文化等方面。

一、海洋文化

“海丝”文化是因海上丝绸之路而产生的。“海丝”文化以海洋为舞台,离开了海洋,就无所谓“海丝”文化,因而,汕头“海丝”文化的构成,首先是海洋文化。

微信截图_20230314152008.jpg

海洋文化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开发利用与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一种文化。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海上丝绸之路以海洋为背景,以大海为舞台,以航海为途径,以船为主要工具,持久地进行商品贸易,发生“过番”移民浪潮,开展文化交流、文化合作。离开了海洋,就无所谓海上丝绸之路,正因为如此,才与“西出阳关”的陆上丝绸之路区别开来。海洋文化是中国“海丝”文化的主要构成之一。提及汕头“海丝”文化,必定首推海洋文化。

汕头南濒大海,自古以来,汕头人就“耕三渔七”,与潮起潮落的海水一样,永不停息地冲向大海,向大海索取生产生活资料,与大海结下了不解情缘,与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距今8000多年前的南澳象山文化遗址,充分展现了汕头海洋文化发育之早;澄海龟山遗址、凤岭古港遗址、樟林、达濠与潮阳隆津古港遗址,显示了汕头海上贸易的繁盛;郑和下西洋,“五经南澳”,留下不少历史遗迹;林道乾、许朝光等海盗海商,勇闯大海,演绎出一幕幕悲壮历史活剧;“南澳Ⅰ号”的勇士们,冲破海禁,扬航通商,体现着汕头先民战天斗海,敢冒勇闯的海洋文化精神;从樟林、达濠等古港出发的红头船,乘风破浪,走南串北,发展海外贸易,打造了一个著名的汕头—台厦—苏州(天津)—海南—东南亚的红头船商业贸易圈,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造就了“海内一个汕头,海外一个汕头”,汕头成为著名的侨乡;促进了海内外文化交流,造就了丰富而富有特色的华侨文化;“南澳Ⅰ号”古沉船长27米,宽7.8米,共有25个舱位,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明代沉船里舱位最多的。“南澳I号”沉船反映了明代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南澳象山文化遗址、“南澳I号”、红头船表明,汕头人早就有强烈的海洋意识。遍布各地的妈祖庙、天后宫,尤其是瑕迩闻名的汕头市区老妈宫、妈屿岛;风情万种的渔民生产生活习俗、达濠渔歌、气象谚语、讨海禁忌;敢生死,欲拼才会赢的航海人性格……无不显示汕头先天富足后天营养得调、富有鲜明地方特色、具有丰富海洋元素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无疑是汕头“海丝”文化重要构成之一。

二、商贸文化

商贸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商业贸易活动中创造的,反映商业贸易背景、环境、过程、心理和结果,体现商品贸易精神的一种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始于古代,延及近代的商贸之路,它以通商为主要内容,以互利为主要目的,其形成的“海丝”文化,必定离不开商业贸易活动。商贸文化无疑是中国“海丝”文化的主要构成之一,当然也是汕头“海丝”文化的主要构成之一。

唐、宋时期的澄海凤岭港,“自韩江发源而来,凡来往客舟多泊于此。”古港遗存的古码头、大船桅、巨缆、瓷片以及“永兴街、新兴街、顺兴街、源兴街”这些被钉在红色门牌上的街名,无不显示凤岭古港在汕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让人想起唐宋时凤岭古港的繁华,反映着凤岭古港丰富的商贸文化。

“南澳Ⅰ号”是一艘明朝万历年间向外运送瓷器而失事,沉没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云澳三点金附近海域的商船,最初发现于2007年5月。从2010年至2012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对“南澳Ⅰ号”沉船进行了三次发掘,共出水各类文物近3万件。有盘、碗、罐、碟、瓶、盖盅等,横跨宋、元、明三个年代。结合考古勘探资料分析,当时初步判定该沉船的年代为明万历年间,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青花瓷器。“南澳Ⅰ号”的水下考古发掘,揭开了汕头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神秘面纱。这些出水文物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展示了以海通商达易的丰富商贸文化,是汕头海上丝绸之路商贸文化的突出代表。

微信截图_20230314151958.jpg

红头船文化更是一种分量厚重的商贸文化。历史上的樟林、辟望港、南澳、达濠、隆津、后溪、海门等港口,都是红头船港口,都是繁荣的商贸港口,都是汕头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特别是号称红头船故乡的樟林港埠。它们所开展的频仍的红头船贸易。上东瀛,下南洋,贩卖大米、蔗糖、陶瓷、木材、夏布……造就了一个庞大的红头船商人集团,形成了极其壮观的汕头—台厦—苏州(天津)—海南—东南亚近中国海贸易圈,亦即红头船商业贸易圈。红头船商人创造了充满商贸意义的红头船文化,红头船文化加重了汕头“海丝”文化。红头船贸易是汕头海上丝绸之路的顶峰,它有力地强化了汕头的商贸文化,从而推动了汕头“海丝”文化的发展壮大。对于汕头“海丝”文化,红头船商贸文化最具分量,最值得高谈阔论。

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而被迫开埠的汕头,“交通事业日进千里,曾不百年,凡轮船、铁路、公路、邮电、航空靡弗具举”;“外贸之销售内地者日益繁多,内地产物之运售海外者亦较百十年前激增倍徙,由是而贸易之事日加繁盛”;“舟车云集,商旅辐辏,内则惠梅二州、赣南七县、闽南八县资为挹注,外则握南洋贸易之枢纽”,成为内外贸易的一大中心。港口吞吐量居全国第三位,商贸盛居全国第七。汕头开埠而迅速崛起,有力地推动了汕头海上丝绸之路由古代向近代迈进,促进了汕头商贸的发展与商贸文化的繁盛。近代汕头繁盛的商贸文化,无疑是汕头“海丝”文化的重要表现,更是大大加厚、提升了汕头“海丝”文化。

三、港口文化

港口文化是因港口而形成的反映港口建设、体现港口管理制度、凝聚港口人精神意识的一种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港口,一艘艘商船正是从一个个港口出发,驶向贸易目的地。汕头“海丝”人以港口为平台,因港口而兴丝绸贸易、兴陶瓷贸易,而实现文化交流、文化合作;丝绸贸易与文化交流、造就了港口的兴起繁盛,推动了港口文化的产生发展。

汕头地处南中国海,有漫长的海岸线,有众多的岛屿,也有不少优良港口,包括凤岭港、樟林港、辟望港、南澳港、海门港、达濠港、汕头港等。这些港口是汕头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位于澄海韩江干流东溪江海交汇处的凤岭古港,唐宋时期十分隆盛。当时潮州盛产的瓷器,由小船沿韩江运到凤岭港,再装上大船,远海航行,运往海内外各地。1950年,在古港东南面管陇村打索铺发现了规模庞大的缆绳工场,遗址达五、六千平方米,出土大量巨缆。从1946年起,该村中多次发现大船桅。1958年至1960年,古港边沿陆续发现大批宋代瓷片及船板。这些历史文物,记载、见证着凤岭古港辉煌的商贸历史与文化交流历史。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撤消海禁后,位于澄海东北部的樟林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日趋兴旺,成为汕头开埠之前粤东一个重要的海运港口,繁荣达两百年之久。该港航线北通福建、台湾等地,南达广州、雷州及安南、暹罗、马来西亚诸地,史称“粤东通洋总汇”。它既是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又是中西方贸易和转运枢纽。光绪元年,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已赫然标上“樟林”的名字,发来中国的英国货物,只要写上“中国樟林”,就能够收到。如今,已有200岁高龄的樟林新兴街依然保存完整,安平栈、天后宫、永定楼、藏资楼等遗址和碑记石刻,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历史上的达濠港也是一个重要的“海丝”港口。康熙《潮阳县志》乡都“踏头埔”条中记:“货船渔舟聚集之处,多于此设埠开市”,成为“琼南广惠往来商船停泊之处”。商贸业的长盛不衰,使达濠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商业集散地,被誉为“潮汕四大古镇之首”。达濠港的兴起,推动了商埠的兴起与发展,从而造就了达濠港口文化的形成发展。

微信截图_20230314151941.jpg

汕头港虽然到1860年开埠才出名,但早在开埠前就已经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重要角色。开埠后的汕头港,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商船总泊之要汇”。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港口吞吐量居全国第三位。今遗存的厦岭妈宫、升平路头老妈宫、妈屿潮海关、海滨路汕头海关遗址等老建筑,无不见证了汕头港口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作用。

微信截图_20230314151930.jpg

此外,南澳港、潮阳海门港等,都是历史上汕头的重要港口,都为海上丝绸之路作出过重大贡献。凤岭古港、樟林港、南澳港、海门港、汕头港等在海上丝绸之路占据重要地位的港口,在长期的海内外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中,形成丰富的港口文化,是为“海丝”港口文化。汕头“海丝”港口文化既包括码头文化,也包括妈祖庙、关帝庙、风伯庙、新兴街、苏州街、巡检司旧址、海关钟楼等港口建筑文化,也包括红头船等商船文化。

港口文化与海洋文化、商贸文化、华侨文化等相辅相成,汇成汕头“海丝”文化。港口文化无疑是汕头“海丝”文化的又一重要构成。

四、华侨文化

华侨文化就是华侨创造的文化。它是由于华人出国,侨居异地,将中国文化与侨居国文化交融,并返回祖国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华侨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逐渐形成的独特文化。华侨文化包括海外与本土两大部分。

汕头是著名侨乡。历史上,因人多地少,生活所迫,从南宋开始,一批又一批的汕头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大胆向海外移民,拓展生存空间。特别是从明朝开始,在海商的引领下,一批批汕头人“荡到无,过暹罗”,乘坐红头船,踏海而去,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几百过去了,汕头人遍布世界各地。目前,汕头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00多万人,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故有“海外一个汕头,海内一个汕头”之说。

海外汕头人在艰难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长期与侨居国居民的交往、交流中,吸纳、融合侨居国文化,并以人员的往来流动为主要方式,有效地反哺家乡,濡染故土,创造了丰富的汕头华侨文化,包括海外与本土两大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华侨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伦理观念、审美情趣以及行为方式、生活方式。

汕头侨批文化丰富且多彩。陈慈黉故居等华侨建筑、荣获“世界记忆遗产”的侨批文化、郑信王传说等华侨故事、“番畔钱银唐山福”等华侨俗语、《洋船到,猪母生》等华侨歌谣、《答谢妈祖三柱香》等华侨歌册、“接落马”“送顺风”等华侨习俗、汕头话中的外来词、妈祖等信仰崇拜……都是因海上丝绸之路而产生的众所周知的华侨文化。

微信截图_20230314151919.jpg

汕头华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大平台,离不开汕头的“海丝”港口,离不开汕头的红头船。汕头华侨文化是海内外汕头人,特别是华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因素以及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汕头华侨文化是汕头“海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汕头海洋文化、商贸文化、港口文化一起,共同组成了汕头“海丝”文化。


作者:陈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