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海外夜郎”,400年前的潮汕海盗竟当到成了官府的座上宾
时间:2023-03-16 15:55:13 点击:次
赤须大哥、耳聋京、杜猴顺、偷食油鼠、上海容、文莱薯、芬筒公、单鞭、皂隶、老二猴、萧大肚......这串名字看起来有点像网名,若用潮汕话读出来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它们出自中国古代三大公案小说之一的《蓝公奇案》(也称《鹿洲公案》)。
《蓝公奇案》的作者是生活在清朝雍正年间的蓝鼎元。蓝鼎元曾任普宁县知县兼理潮阳县令,这些名字是他在任期间审理案件时记下的,名字的主人竟是一群潮汕海盗!
蓝鼎元
原来,大部分海盗为了躲避官府缉拿,一般都会给自己取个外号。不得不说这届海盗很机智!
海盗活动在潮汕沿海自宋代到民国尤为活跃。旧时潮汕海盗有的是失意的官吏,有的是逃窜的流犯,有的是被逼下海的农民,还有的来自朝鲜和日本......历史上比较知名的有林道乾、邱辉、许朝光、曾一本等。虽背景不同,但他们的下场都很相似。胜者为王败者寇,历史何尝不是这样。
明朝时期,有不少庞大的海盗战舰盘踞在今汕头牛田洋区域,过往做生意的船只无论大小都得向海盗交税,称为“报水”。但当时的潮汕海盗比当今的索马里海盗更“规范”,报水后会给商船颁发通行信物,一般是印有特殊标记的旗帜,后来也发给路条,路条上印有日期和路线,在遭遇海盗时即可出示此类凭据,然后放行。这群海盗的头目就是被称为“海外夜郎”的许朝光。
据说,“报水”之法由许朝光始创,后来的郑芝龙、蔡牵、郑寡妇等巨盗都模仿许朝光的方法,以武力威胁往来商船报水。未能报水的,便大行劫掠,将钱财尽数掠走,把商船中的水手抓走,胁迫入伙。
许朝光身世悲惨。他原本姓谢,小时候家里被海盗劫掠,父亲被海盗头目许楝杀害,许楝见许朝光之母略有姿色,便强占为妻,并把许朝光收为养子。在仇恨中长大的孩子期待有朝一日报杀父之仇,他长大后渐渐取代了养父的位置,同时提拔自己身边的猛将。
有一次,许楝从日本回来,许朝光认为时机已到,便早早来到石碑澳迎接,他让兵士埋伏于小船中,等船靠近了才来个奇袭,许楝当场毙命。就这样,唐代“安庆绪杀安禄山”的故事在八百年后又上演了一次。
许朝光的势力日益庞大,官府也只能招安,但他开出了谈判条件:“招安进城的人都要听许朝光的话,不得关闭城门,不得和贴身侍卫分开,不得没收兵器,守城的人都得用许朝光的手下,用宴会以礼相待,县佐首领官必陪在身旁,宴毕后须立即出城,不得命令我等拜见府道大人。”
官府无奈只能答应,让许朝光和手下几百人骑马佩剑,大摇大摆进了潮州城,海盗受到这么高的待遇可谓历史罕见。虽说招安,可是许朝光还是背地里做着老本行。为报效官府,有次他还带领部队把日本海盗打垮,可是刚升官不久便被手下莫应敷借计杀害。
我国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许多依赖海上贸易的潮商失去了经济来源,迫使其开始铤而走险,走上亦盗亦商的道路。势力大到可以让官府设宴招安的许朝光毕竟只有一个,而广大潮商在处理政商关系上却从来都不易。
相传乾隆皇帝曾在化身“员外”微服出巡时,偶然耳闻潮商陈美对其“吐槽”航运经商过程“一路关卡重重,关关要税,生意难做”,便赐其写有“天子共商”的黄令旗,陈美的货船从此没有人敢收税,财源滚滚飞黄腾达。
嚣张如许朝光,幸运如陈美,都只是“海禁”时期的潮商特例罢了。相信那时候,大多数潮商的日子还是不好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