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
当前位置 : 首页 >地方人文 > 地方文化 > 正文

“大王爷教书,二王爷屠猪,三王爷烧炭”,潮汕常见的三山国王庙是何方神圣?

时间:2023-03-30 16:22:33       点击:
更多

山、海神的崇拜是潮汕最重要的民俗事象,是地域文化的表层,而它的内核,却是这方水土千百年来的文化心态。潮汕的三山国王崇拜与天后崇拜,代表着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抽象地说,即山之仁与水之智,千百年的熏陶,铸就了潮州人两种核心心态,其中有非常优秀的一面,这就是所谓的“山海人文”。


潮汕是很奇特的山、海神并列的地区,其中山神属土地崇拜,村口地头、建筑工地用三块石头垒成的神位与那垒五色土的庄严的社稷坛,本质上没什么两样。有人统计过,清代单是潮州城里大大小小的福德庙(土神)就有几十座,神主都是手持元宝、朝笏的须眉皆白的慈祥老儿。


真正的山神三山国王是后来居上的地头保护神,据说原是辅佐唐太宗、宋太宗的战神,说白了,是中原人的潮汕神。

微信截图_20230330161722.jpg

潮州人传说:隋唐之际,这三位金甲神人降临的时候,在潮汕西部的玉峰石界,古枫树忽然吐出了莲花,清香四溢,百姓称奇。其实这是人们给新神赋予了美的形象,新神的崛起,实则是那时中原人避难南移,饱经战乱的人们太需要强有力的保护神了,于是,神仨就从揭阳西部的明山、巾山、独山的石穴中跳了出来。


红脸、乌脸、白脸,三山国王威严如京剧面谱,断不像孙悟空招之则来、挥之则去的懦弱的土地老儿,其气势,竟吓得当年小日本鬼子宁可餐风饮露、也不敢夜宿其庙;明贶庙确实有些衙门气象:村里有人死了,就必须报“地头”,哪家添个男孩了,要报“灯头”,有的乡里,娶了亲,新娘子在元宵夜还要到国王宫里“向神报到”。

微信截图_20230330161734.jpg

揭西河婆有首民谣唱道:“大王爷教书,二王爷屠猪,三王爷烧炭”。这三位王爷明摆着都是山民出身,而烧炭的三王爷竟还居中正位。原来,他们与凤凰山古畲的田社神是一脉相承、都是山地农耕文化——山之仁的使者!它们虽然只统辖粤东与闽南的部分乡土,但三山国王庙的崛起,如一座观稼亭,在平原形成之初,已从山地上眺见:潮汕未来将是一片金黄的稻作之光!


三山国王母庙是揭西的霖田祖庙,子庙从凤凰山地到南澳岛的峭壁海隅,大小几百座分布于大潮汕,其在潮州城内有白沙庙、西关庙或不少小型的如潮州城西门国王宫巷口的袖珍庙,各守其土司神职。


庙中有的三位国王爷齐全,也有的只有一、两位的,如枫溪区古巷镇的陈姓、蔡姓当年人少村小,合建一庙,后生齿日众即两分,再建新庙。再如潮安县沙溪镇的石鼓、沟头、古楼三乡也是各奉一位王爷,这符合中原移民的聚居规律。

微信截图_20230330161743.jpg

山地文化影响深远,譬如在形式上,畲人昔为潮州土著,那留着崎鬃发式的畲女至今还生活在福建北部,如果不是宋代曾侯噩的强制命令,潮州女子至今也许还梳着蛮妆高髻,唱着畲歌仔呢!


内容上,山之仁是勤劳、安土、宽容、隐忍、顺天,或表现出闭塞、偏狭、局限、自私;风俗文化常有两面,举例种田如绣花精细,也可能工于心计。


再说海神,天后宫是潮汕最常见的堂皇庙宇。宋时福建湄洲岛林默娘有灵性、预兆力,逝而为神,能海国安澜。据说渔民在海上船危,直呼妈祖佑我,神即出现。

微信截图_20230330161750.jpg
微信截图_20230330161758.jpg

林默娘

林默娘慈眉善眼,皇敕剑印在身,左有千里眼、右有顺风耳两神听差。妈祖庙始终面向大海,与其说保佑渔民,不如说是在鼓励一切勇于向海洋索取的智慧和努力。潮州人尊其为直系亲属,明知大海有风险,愿得神佑向海行,绝对的“现世报”的敬神方式,你看高高的船桅上,飘扬着“海利大进”、“海利第一”的吉祥旗......


天后宫在潮汕沿海随处可见,著名者如南澳岛深澳天后宫、妈屿岛放鸡山天后宫、汕头升平区老妈宫、澄海樟林天后宫,潮州城的东门楼下、凤凰洲、急水山皆有天后宫,代代香火不断。

微信截图_20230330161809.jpg

南澳岛深澳天后宫

微信截图_20230330161817.jpg

妈屿岛放鸡山天后宫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妈祖生”,是粤东名副其实的海洋节,热闹非凡。饶平县的柘林港阖港的渔船、商船一艘紧挨着一艘,密匝匝如浮桥,几华里海面可在船上行走,鼓乐、标旗、唱渔戏、鞭炮,祭拜妈祖的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微信截图_20230330161824.jpg

山、海神的崇拜是潮汕最重要的民俗事象,是地域文化的表层,而它的内核,却是这方水土千百年来的文化心态;潮汕的三山国王崇拜与天后崇拜,代表着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抽象地说,即山之仁与水之智,千百年的熏陶,铸就了潮州人两种核心心态,其中有非常优秀的一面,这就是所谓的“山海人文”。

微信截图_20230330161833.jpg



作者:蔡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