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机可以付款的年代,老祖宗也可以跟我们一样出门不带钱包?
时间:2023-06-15 16:27:16 点击:次
现如今,已经很少人带着钱包出门了吧。正所谓手机在手,付账无忧,支付宝、微信等技术的兴起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不过,即使支付方式有变,我们依然是以钱换物。可曾几何时在潮汕地区的乡里,我们的老祖宗同样不用带钱包,他们凭的却是以物易物的方式!
以物易物是在货币未曾出现前人类的交换行为,然而旧时在潮汕乡间,仍有以物换物遗存。
旧时有人挑担在乡间吆喝“铜铁换糖锞”,那挑担的一边在箩面上摆糖锞(用糖熬制成圆形的糖块),上面放着小锤、凿,可将糖锞敲凿成小块以换旧铜铁。孩子们听到吆喝声,忙从家里寻些旧铜铁去换糖锞。换到了的美美地咀嚼着,没换到的在一旁流口水。有时为了得到一块糖锞,有孩子将可用的镰刀之类铁器也偷偷地拿出来换,被大人发现免不了挨一顿骂。收旧铜铁的本小利厚,又受孩子们欢迎,可算是一项好营生。
铜铁换糖锞,如今听来很奇特吧。那么旧时潮汕相见还有哪些当代人不可思议的以物易物呢——
所谓茶箍,是茶籽榨油后的渣饼,可以洗衣服去污,更多的是用来洗头发,既能清洁又使头发有光泽,很受妇女欢迎。
当时人们会将逢年过节杀鸭的鸭毛收集起来,将熬过汤的猪骨洗净晾干,等待来乡间吆喝“鸭毛猪骨换茶箍”的前来交换,这是以妇女为主要对象的换收废品形式。
当菜籽收成之后,就有人挑着菜籽油来乡间换菜籽。菜籽油可食用,妇女们也用来抹头发使其有光泽。菜籽换油利薄,却为乡间的妇女带来方便。
旧时乡间有专门经营孵鸡苗的,需收购大量鸡蛋,于是有人便以揽收鸡蛋为营生。他们带着火柴等日用品走街串巷吆喝,以之换鸡蛋,也有摇鼓的货郎用小商品换鸡蛋供应孵鸡苗者,也为农家妇女提供方便。
旧时在割稻时候,时有尼姑装束者挑着担来“换洋”,一边是空箩,一边搁着小龛,龛内安放有小佛像,手里敲着木鱼,走向割稻人家,口喊“换洋呀”。
她们在佛像下放有糖豆方或米糖方等物食,用来换洋。所谓“洋”即田洋,引申为在田洋里收割的稻谷,这是一项不等价的交换。碰到换洋的过来,小户人家捧出一两升稻谷,换来几块物食,实是不合算。但这是尼姑化缘的行为,一般都不让她们失望,大多同情尼姑清苦的修持生活。当然也有个别人不理会换洋的。
解放前夕,腐败的政府导致通货膨胀,货币一再贬值,先是国币当草纸,继而关金、金圆券也不能使用。乡间一些铺号便出白纸条,加盖印章使用,如大长陇乡的陈振顺成号、陈万合号等相继出纸条。但这仅在一定范围内通行,而且铺号有随时倒闭的危险。
没有可靠货币,人们只好用米换日用品了。人们用小米袋装一筒米去换猪肉,用一升米去换煤油、火柴。如果上墟需换的东西多,就要带一大袋米了。解放后,先使用裕民券,后用人民币。货币稳定了,乡间才不再需要用米去换日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