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之阳,大海在其南。
汕头市潮阳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整个地区面朝南海、背靠群山,恰似一艘航船悠然驶向彼岸。船上载着的,是擅于经商、乐于行善的潮阳人。
古往今来,往南的商道上镌刻了潮阳人的智慧,然而在他们血液中激荡的,除了在商道中悟出的箴言,还有另一种回响。
每年慕名前往风景区祭拜大峰祖师的游客大概一年接近60万人次。是什么让人们不远万里?是什么让人们顶礼膜拜?
在潮阳地区,千百年来几乎人人信佛、供佛,古刹高僧声名远播,如果要追根溯源,在这个远离中央政权的区域,佛教思想是如何落地生根的?
海潮古刹、海潮岩位于潮阳城西,也叫作“西岩”, 据《潮阳县文物志》,“该寺相传建于晋朝年间(公元265-公元420)”,虽然仍缺乏实物证据,但历经千年的口耳相传,已经足以让人们念念不忘。
寺中的问潮古泉随着海平面起落,相传它可以识天气、辨吉凶,一度被当地人认为是佛祖的照拂;半山的那株连理树,树龄上千年,树干处缀满红绳,缠的是相思,也是海誓山盟的见证。
在潮阳东山东麓的东岩,从东到西,分布了三座古寺,分别是唐朝时期建立的卓锡古寺、南宋年间开创的金顶古寺以及明代的石岩古寺。其中,东岩卓锡古寺原名白牛岩,是大颠法师得大无畏法之后开辟的第一处修行居所。后人为纪念大颠禅师,在白牛岩基础上扩建成了卓锡古寺。
卓锡古寺依山而立,在曲径通幽处,有天然卓锡泉流淌不息,供僧人饮水生活。阶梯之上,更有一处叫做白牛岩的天然洞穴,是大颠法师修行洞窟。及至清朝,仍然有名人逸士游览此地,做七律石刻。
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陈嘉顺是《佛教在潮阳》的撰稿人,他推断早在晋代这个时期我们就已经受到佛教的影响。
当潮阳百姓还在对西岩传说进行描摹,意味着潮阳佛教还处在教起步阶段,而到它真正开始显山露水时,已经是三百年以后的盛唐。
唐贞观十九年,即公元645年,玄奘从印度求法回到长安,朝廷为他组织了大规模的译场,他以深厚的学养与见闻,对佛经做了精确的译传,这给当时佛教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这之后的一段时期,从中央到地方,佛教思想如百花盛放般绚烂,潮阳佛教和万里之外的莫高窟、龙门石窟遥相呼应,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高峰。
公元770年前后,潮阳佛教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皈依佛门——大颠禅师在惠照法师门下出家。
释大颠,名保通,自小生而灵异,心远尘俗,在而立的年纪归于西岩惠照禅师门下,是禅宗南派、六祖慧能嫡传第三代弟子。大颠禅师一生弘法,著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义》、《金刚经释义》、手录《金刚经》一千五百部,《法华维摩经》各三十部。
禅师在不惑之年,得大无畏法,断除了对一切贪嗔痴,精进修行。远离世间执着,一心弘扬佛法,这是大颠禅师的出尘超脱。
关于大颠法师,后人念他一生弘法,也念他一段关于儒与释相交融的佳话。正如诗中提到的那样,韩愈在被贬潮州以后,与大颠法师有过一段交往。两个大人物有所交汇,本是寻常佳话,但放到韩愈身上,却有些不合常理。
韩愈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一生辟佛,晚年正是因为一篇《谏迎佛骨表》,谏阻唐宪宗迎佛骨,惹得龙颜大怒,才被贬至潮州。
因反佛而差点招致杀身之祸的儒学大家,如何与禅宗大师展开了这段因缘际会?
当时韩愈来到潮州时,听闻了大颠法师道行高深,又被当地民众所推崇,他觉得自己应该去会会他。当然,一向反佛的他,最初是抱着问难的初衷去的。但在两次见面答辩中,两方都用自己所支持的思想体系来阐述各自的观点和见解,虽佛学上观点不同,但话语投机,谁也说服不了谁,而谈到文学,两人观点出奇一致。
此后,两人书来信往不断,读叙佛学、文学。两位大师也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公元819年,韩愈接到新的任职命令,要迁到袁州任刺史,离开潮州之前,他特地前往灵山寺看望大颠法师,向他辞行。经过一番畅谈,大颠禅师亲自送韩愈到寺院门外的小桥边,韩愈心中不舍,脱下自己的官袍,赠与禅师留作纪念。
后人为了纪念释儒两种思想在潮阳的交锋,在灵山寺外建留衣亭,供人寻味。如今,千年过去,除了文字记录,人们在灵山寺仍然可以寻到大颠禅师的踪迹。
舌镜塔
如今位于潮阳铜盂镇小北山麓的灵山护国禅寺,初建于公元791年,由禅宗南释大颠率门人创建。历代以来,随着佛教发展的起起落落,灵山寺也历经兴废,现在人们看到的,是1981年以后重新修葺、扩建的庙宇。
“舌镜塔”是当今灵山八景之一,这是灵山寺、乃至潮阳佛教史上最重要的文物之一,不仅因为它年代久远,更因为它是唯一一个和大颠禅师产生直接联系的实物证明。
大颠禅师穷其一生学佛、弘法,为世人留下上千部典籍,历代朝廷对他敬重有加。也许当年反佛的韩愈,正是被大颠禅师的高德与才学所打动,使得儒学与释道有了思想的碰撞。
未完待续.....
下集《千年回响·入世》将于3月16日播出
日期:3月9日周四
时间:17:45
频道:央视发现之旅频道
日期:3月10日周五
时间:00:00 12:30
频道:央视发现之旅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