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预告
当前位置 : 首页 >节目预告 > 正文

千年回响·入世

时间:2017-03-13 16:32:22       点击:
更多

本期《大国人文》播出的是大型纪录片《千年回响·出尘》下集《千年回响·入世》,介绍潮阳这个盛产文人与商人的文化宝地,深度记录人杰地灵的潮阳历史文化。


千年回响·入世(下)_20170308145736.JPG


在潮阳地区,千百年来几乎人人信佛、供佛,古刹高僧声名远播,是什么让人们不远万里来这里顶礼膜拜?佛教思想是如何在这个远离中央政权的区域,落地生根的?因反佛而差点招致杀身之祸的儒学大家韩愈,如何与大颠法师展开一段因缘际会?继上集《千年回响·出尘》解答了这几个问题,下集《千年回响·入世》将解读大峰祖师乐施好善的事迹对潮阳佛教和当地百姓思想有着怎样深远的影响。


千年回响·入世(下)_20170308145716.JPG




专题建筑群

潮阳千年古邑


靠海吃海,古时候潮阳地区的百姓大多以渔为生。面对大海和恶劣自然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人们动荡不安的心灵急需来自尘世之外的庇佑。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的中华路,是当地最繁华的路段之一,就在这条路的东侧,有一座始建于宋代的建筑,历经百年兴废,如今仍然立在那里,守着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1635年,时任知县主持重修千佛塔,不想建造过程中异光出现,在场人的都觉得是人文昌盛的预示,于是知县把该塔重新命名为文光塔。

 

如今,耸立在市中心的文光塔,早已经成了潮阳区的地标建筑,在经历了几次重新修缮之后,恢复了明朝时期的外貌,寓意仍然是潮阳地区的人文昌盛。


千年回响·入世(下)gai_20170313161256.JPG

 

在潮阳,始建于宋朝的佛塔寺庙并不止文光塔一座,事实上在两宋时期,潮阳佛教经历了唐之后的又一高峰。

 

两宋时期的潮阳,正处于大规模开发、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这为佛教思想传播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两宋之交,一位来自福建泉州的高僧云游到潮阳县蚝坪。已经81岁高龄的僧人拄着锡杖、驻足练江边,得知当地旱灾频发、瘟疫横行,老人当即决定不再往南走了。


专题故事

乐施好善的大峰祖师

 位于和平镇的大峰景区,是潮阳人纪念大峰祖师的主要场所,景区内有祖师像、祖师墓、大峰石、纪念馆等建筑物。据景区管委会副主任介绍,每年慕名前来景区祭拜大峰祖师的游客高达60万人次,海外游客以泰国华侨居多。

 

大峰祖师究竟做了什么,值得千百年后的人们跋山涉水前来祭拜?潮阳佛教因为他的到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千年回响·入世(下)gai_20170313161351.JPG


大峰祖师俗家的名字,叫林灵噩,据传为浙江温州人。五十岁中了进士之后,林灵噩做了当地的父母官。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但由于不满当时朝廷的腐败乱象,已经天命之年的他决定脱下官袍,遁入空门。

 

如今的大峰风景区,还能见到重修的灵泉寺和传说为大峰祖师设堂的岩石。他除了为民祈福,还给当地百姓、施衣赠药、殓尸埋骨。为了筹措资金,大峰祖师常常需要下山到江对面去化缘,而这过江之路,却出乎意料地艰难。


千年回响·入世(下)_20170308145837.JPG

 

练江,古时候也叫作大川,是潮阳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两宋时期,练江连通大海,水流湍急。因此无论是大峰祖师想到对面化缘,还是当地乡民乘船过江,都十分不便利,并且常有船只翻覆在江中。于是大峰祖师发愿,要建造一座石桥,连通练江两岸。

 

经历几年时间的募捐,大峰祖师带着一笔善款前往福建,学习当地更为先进的造桥技术,运输了一批木头与石材回潮阳。这时候,他已经88岁高龄了。

 

原本规划的18个桥孔,很快就造出了16孔,再造出最容易的首尾两孔,石桥就可以通行了。可惜就在这个时候,大峰祖师或因年事过高、或因操劳过度而圆寂了。

 

工程就此被搁置在了练江中央,一直到公元1153年,事情才出现转机。一位叫蔡淳的乡贤继承高僧遗志,捐资续建石桥,这一座宽9尺,长30丈的石桥,终于完工了。从此以后,练江两岸乡民再不受船只倾覆之苦。


南宋末年,文天祥率师南下到了蚝坪,有感于当地民风淳朴、地气平和,于是把蚝坪改为和平。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经数百年的和平桥改建为公路桥,桥墩仍然保留了大峰祖师初建时的桥墩。即便在造桥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和平桥仍然供行人车辆来往,与刚落成不久的新桥,遥遥相望。

 

在今天的潮阳,大峰祖师的痕迹随处可见,医院、道路、桥梁。这种从佛教文化中广种福田、行善积德的思想从大峰祖师这里开始,逐渐深入百姓生活。


专题故事

潮阳佛教从大颠禅师到大峰祖师的发展

从唐朝大颠禅师的出世弘扬佛法,到两宋时期峰祖师的入世普济众生,潮阳佛教不论从佛教教义和修身践行方面都出现了变化,从很多寺庙留下的碑刻中都可以看出,当时的寺院主要由当地民众修建捐赠,广种福田、行善积德的佛教思想广为传播。


千年回响·入世(下)gai_20170313161427.JPG

 

这时候的潮阳佛教,已经越来越贴近人们生活,呈现出社会化、世俗化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也使得佛教在潮阳取得很快发展。


千年回响·入世(下)gai_20170313161455.JPG

 

 “然而,事物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就会迎来它的低谷,明朝一开国,朱元璋就控制佛教,对寺庙和僧人的数量进行控制...... ”《佛教在潮阳》的撰稿人陈嘉顺讲解到。


从嘉靖《潮州府志》记载中可以看到,潮阳到嘉靖时期,大约只剩下三座寺庙——灵山寺、治平寺和石塔寺。从宋代的300多做寺庙,锐减到三座大寺,可见明初的政策对潮阳佛教产生了多大的冲击。

 

潮阳在明中叶以后,农业、商业都得到良好发展,同时,潮阳各地的农村陆续形成许多人口密集的居所,宗族观念和宗族影响日益增强,寺院的修建、佛教的发展实际上大多掌握在知县、乡居官员的手中,这与宋代的捐赠形式是完全不同的。


千年回响·入世(下)_20170308145626.JPG 

明代士大夫对当地宗教的认识非常明确,认为宗教就是要为政治服务,应以儒学为主,佛道两教辅助,来满足民众的信仰需求。

 

自此以后,从唐宋以来具有独立品格的、以僧人修行、教化为主导的山林佛教、福德佛教,转变为以民众世俗愿望为中心、民俗信仰意识为基础、儒释道三教合一为主导的世俗佛教。而在潮阳宗教文化现象中,这种三教合一的格局,几经辗转,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千年回响·入世(下)gai_20170313161524.JPG


自大颠、大峰二位祖师后,潮阳陆续出了不少名寺高僧,佛教在潮阳早已经不是一种信仰,而是刻在血脉里的性格。

首播

日期:3月16日周四

时间:17:45

频道:央视发现之旅频道



重播

日期:3月17日周五

时间:12:30 

频道:央视发现之旅频道


上一篇:千年回响·入世 下一篇:千年回响·出尘